关于股票的股票 二战时美军对日本的燃烧轰炸那样惨烈,日本民众为何不要求政府投降?

发布日期:2024-12-24 04:45    点击次数:99

关于股票的股票 二战时美军对日本的燃烧轰炸那样惨烈,日本民众为何不要求政府投降?

今日需要关注的数据有关于股票的股票,欧元区6月经济景气指数、欧元区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德国6月CPI年率初值、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终值、美国截至6月24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和美国5月季调后成屋签约销售指数月率。

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

文┃寒岫冷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对日本的第一次空袭是在1942年4月18日,那是为了报复日本偷袭珍珠港而对东京进行的轰炸,想在精神上震慑一下日本,所以造成的损失并不大。

两年后,随着新型远程轰炸机、“空中堡垒”B-29的服役,美国陆航军重新作出了轰炸日本的决定。由于从印度的卡拉科布尔空军基地起飞,航程过于遥远,大量减少载弹量的B-29也只能到达日本的九州,到不了东京。B-29对九州的工厂、机场和海军基地一共进行了9次空袭,由于携带的炸弹不多,加上高爆炸弹的命中率又低,所以轰炸并没有造成多大破坏,远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B-29轰炸机

当美军占领塞班岛和提尼安岛,在岛上建成了可供B-29起降的飞机场之后,新成立的第21轰炸机联队决定以其为基地,对东京进行大规模的空袭。

1944年11月29日,94架B-29飞临东京上空,正式开始了对东京的精准轰炸。由于美军所有的空袭针对的都是东京郊外的工业区,加上冬天的云层厚重,B-29的精准轰炸毫不精准,命中率还不到20%,所以东京的市民们对空袭不但不感到恐惧,还常常跑到外面去看,记者加藤益雄回忆道:

“在那些早期的轰炸中,我们是怀着一种又兴奋又焦虑的心情度过的,甚至还有一种冒险的心情,就是一种担负着战争危险的狂喜感觉,尽管只是限制在平民所能感受的那种。”

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将军接任第21轰炸机联队司令,他是战略轰炸思想的信奉者,认为以前的轰炸没有产生战略上的效果,主张改用燃烧弹进行轰炸。

李梅

1945年2月25日,美军第一次改用燃烧弹轰炸东京,由于当时刮着大风,从三万英尺高空落下的燃烧弹被大风吹得远离了目标,许多掉进了东京湾,剩下的也被吹得到处都是,形成的着火点非常分散,日本人很轻松地就把它们扑灭了。

根据失败的经验,李梅再次改变了战术,他利用日本夜间防空薄弱的特点,决定把白天的高空轰炸改为夜间低空轰炸,这样既能使飞机携带更多的炸弹,还能更有效地命中目标。

3月9日午夜,279架B-29飞到了东京东部的下町地区,扔下了成束的凝固汽油弹。这一地区是一片低洼的平地,大量的工厂、小作坊和住房沿着隅田川的两岸延伸开来,不仅人口密度很高,而且建筑都是用松木、纸张、稻草和竹子造的,非常易燃,彼此间隔的距离也很窄,B-29把成吨的燃烧弹倾泻下来,立刻点着了这些“纸房子”,加上当时又刮着猛烈的大风,风助火势,仅仅才过了15分钟,整个下町地区就变成了一片火海。

面对这样的大火,东京的消防队束手无策,它的消防设备本来就数量严重不足,再加上维修人员又被军队征调,使得这些设备老旧不堪,甚至连消防车都有20%因为没人维修无法使用。仅凭着手泵打出的细小水柱、浸水的草垫子和一桶桶的沙子,消防队员和自愿加入灭火队伍的市民根本无法控制火势,大火很快就席卷了整个地区,侵入了每一条大街小巷。消防队长后来回忆说,当空袭发生30分钟后,他的队伍已经无法采取任何措施了。

从屋里跑出来的人们尖叫着四处奔逃,已经控制不住火势的消防队员转而把手中的消防水龙浇向他们,把他们的衣服浇透以帮助他们穿过大火,但大火形成的滚滚浓烟也在四处蔓延,很多人没有被火烧死,而是因浓烟窒息而死。还有许多市民跑到隅田川河岸以躲避大火,没想到大风带着火焰席卷过来,一些人跳进隅田川躲避大火,却被已经变得滚烫的河水给活活烫死。没来得及跳水的人则被大火烧死,整个隅田川两岸布满了成千上万的焦尸。

第二天早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昨天还热热闹闹的下町地区几乎完全消失,数以万计的住房、商店和工厂变成了废墟,废墟中到处可见焦黑的尸体。

根据官方的事后统计,这次燃烧空袭一共烧死8.4万人,受伤4万多人,26.7万座建筑物被毁,100多万人无家可归。由于该地区被毁得过于严重,很多幸存者不要说找到自己住房或公司的所在地,就连昔日的街道都辨认不出来了。

军队和市民用了整整25天时间,才把这8万多具尸体收集处理掉。

打捞隅田川中的尸体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样的燃烧空袭接连不断,不仅大阪、神户、名古屋和横滨等大城市难逃一劫,就连一些小城市也不能幸免,日本平民死伤惨重。到了1945年6月底,空袭一共烧毁了250万间房屋,造成1300万人无家可归。那些无家可归者只能在城市瓦砾间,或者到乡间去寻找粮食。

┃面对如此惨烈的空袭,为什么日本人不要求政府投降,以结束战争呢?

日本人从幼年时代起就接受的就是忠君爱国的教育,为了天皇、为了国家他们要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而军方在发动对外侵略时,又不断宣传日本进行的是把亚洲人民从西方帝国主义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圣战,赞美日本士兵在战斗时英勇无畏、为了天皇不惜牺牲,从而让日本人相信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而热烈拥护,哪怕为之献身也心甘情愿。

日本也不是没有头脑清醒的人,特别是到了战争后期,随着局势越来越不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问题所在,但这些清醒分子大多数不敢公开质疑,因为日本政府早在1941年就颁布了治安维持法,任何质疑政府政策的人都会遭到审讯甚至监禁,媒体如果发表了不利于政府的评论,哪怕不是故意,撰稿人即使不被监禁也会丢掉饭碗。

战争后期生活日益艰难,食物短缺相当严重,许多日本民众痛苦之余也不免产生了厌战情绪,对宪兵队逮捕那些发表反战言论的人感到不满,也会私下与亲朋好友在一起用隐晦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但也仅此而已,自幼受到的教育毕竟已经深入到了大多数日本人的血液里,所以日本没有像意大利和德国那样出现过企图推翻政府或军事独裁者、从而结束战争的势力。相反,由于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同盟国,特别是美军如何地凶暴残忍,使日本民众深信投降就是亡国,自己就会被帝国主义者奴役,所以不管战争后期生活如何艰难,他们最终还是和军方站到了一起。李梅的燃烧轰炸不但没有达到让日本民众反战的目的,反而因为过于惨烈而激怒了他们,日本军方又针对这种情绪扩大反美宣传,更加激起了他们与美国人死战到底的决心。

当时的日本外相重光葵在战后撰写的《昭和的动乱》一书中描写了这种决心:

日本本岛日渐变成焦土。面临这样的惨状,缺衣少食的人们实在太悲痛了。在这种情形下,军队主张实行玉碎战,自然被认为是可行的办法。如果有天皇的命令,日本的全体臣民真想冲到战火中去。

很多日本人也证实了这种想法。一个年轻的家庭主妇坚定不移说道:“我从来都没有想过退缩。我甚至可以牺牲我的孩子,一直战斗到死。”

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所以在3月10日陆军建军节这一天,尽管头天晚上遭到了猛烈的燃烧轰炸,东京的幸存者们仍然坚持庆祝建军节。

庆祝陆军建军节的东京市民

这种精神维持住了公众的士气,就连妇女和孩子也做好了准备要和入侵者搏斗,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这也就是为什么直到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时,日本民众也从来没有要求政府投降的主要原因。

参考资料:

《太平洋战争》﹝英﹞道格拉斯·福特

《疯狂的岛国》﹝美﹞时代生活丛书编辑

《太平洋战争1941-1945》﹝英﹞约翰·科斯特洛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李德·哈特

《昭和的动乱》﹝日﹞重光葵关于股票的股票